國是千萬家,家是最小國。小小的家風,體現我們中華人民的勤勞和質樸,我的家風沒有陽春白雪的風雅,也沒有百年大族的厚重,只是普通的家庭傳承,是我的爺爺從舊社會到新中國的感悟:自力更生,勤儉好學。
在我的記憶里,爺爺就是一位白發(fā)蒼蒼的老人,他喜歡看著我們讀書,讓我給他講學過的知識,他指著書上“自力更生”四個大字,說:“咱們老百姓,都是靠自己的雙手獲得勞動成果,你們生在好時代,更要好好學習,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好生活?!彼幸粋€大大的木匣子,里面裝滿了各種各樣的釘子、螺絲、小鐵珠,誰家自行車壞了、鍋把掉了,或者少了什么螺絲了,需要什么樣的釘子了,爺爺就從里面找啊找,都能找到。我們叫它“百寶匣”,里面的東西都是爺爺長年累月積攢下來的,還有從外面撿的。有時候,我從外面撿回來一顆,爺爺就很開心:“別看它小,沒有它還真不行?!?/span>
自力更生,勤儉好學,就是爺爺人生經歷的濃縮體現,爺爺十四歲的時候,父母被地主迫害致死,年幼的爺爺毅然參加了渤海軍區(qū),抗槍打仗,認字念書。后來部隊把他送到軍區(qū)兵工廠,學習制造、修理槍械,研制子彈、手雷。兵工廠藏在棲霞大山里,生產技術都是土法子,制作的時候,經常發(fā)生爆炸和燃燒事故,從小吃苦的爺爺十分珍惜和熱愛這份工作,缺少工具自己制作,沒有經驗自己積累,一心撲在兵工生產技術研發(fā)上,把兵工廠的生產成品率從50%提高到90%,生產的槍械從質量到產量,都成倍的增長。兵工廠還為爺爺申請了一枚抗日軍功章和一枚解放戰(zhàn)爭軍功章。
解放后,兵工廠搬遷到了淄博市博山區(qū),成立了七三二兵工廠,爺爺毫不猶豫的跟隨部隊遠離膠東故鄉(xiāng),來到了陌生的地方生活,爺爺說,他從小是孤兒,是共產黨護他長大,教他認字,又傳授他技術,在工廠用人之際,他義不容辭!“從頭開始不要緊,咱有自力更生,勤儉好學的好法寶?!?/span>
遠離故土的爺爺再也沒有回去過,他服從黨組織的安排,為淄博的發(fā)展建設付出畢生精力,真正把自力更生,勤儉好學用在了實處。在黨組織的安排下,爺爺擔任過博山工業(yè)局局長,從無到有組建起了博山琉璃社、后峪鐵廠、南定玻璃廠。1953年,爺爺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,到北京參加全國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,受到了劉少奇、朱德、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們的親切接見,
工作上的優(yōu)異成績并沒有讓爺爺忘記初心,他堅持自力更生,勤儉好學的好習慣,堅決不私占組織一分一毫。我的父親高中畢業(yè)后,報名參加招工考試,奶奶就找爺爺說情:“孩子從小跟著我們東奔西走,六年小學跟著你轉了五次學,我們從來沒有跟你報怨過,現在他要找工作了,你幫他說句話,不要再去和別人擠了?!甭犃四棠痰脑?,一向雷厲風行的爺爺沉默了。父親后來回憶,爺爺在院子里抽了半宿煙,第二天一早,就找他談話:“我不和你多講共產黨員剛正不阿的道理,我就問你一句,讀了這么多年書,學有所成了,你真的甘心連試都不試一下,就等著別人給你鋪路架橋?”后來,父親還是去參加了招工考試,順利考進了淄博市第二針織廠,像爺爺一樣,從小學徒做起,敢于開拓新思路,勇于鉆研新技術,一路干到第二針織廠的總工程師。爺爺的其他子女,也都靠自己的努力,堅持自力更生,勤儉好學的好家風,不靠爺爺一分力,闖出自己的天地。
如今爺爺已經去世十六年了,這十六年間,他為之奮斗一生的城市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八車道的公路上車水馬龍,精美的小區(qū)高樓林立,政府對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重視,讓這座古老的重工業(yè)城市藍天綠水,一片生機勃勃。爺爺的后輩們秉承他的家訓:自力更生,勤儉好學。踏著先輩們前行的腳印,繼續(xù)為建設這座古老又年輕的城市努力奮斗。